第五百八十二章 封建国策(3/4)

前在历次战争中亡故的将士和因其他原因已经册封了的,最终这开国第一次册封爵位总共封了二百七十二名男爵以上的贵爵。尽皆金册玉印,极尽荣宠。

爵位都是以功勋大小来册封的,黄忠、庞统、陆逊功劳最大,册封公爵是尽皆心服的,不过其余众将却不免存在攀比,闹出了许多矛盾。刘贤分遣庞统、陆逊、黄权、李恢等人解劝,鼓励众将日后再建新功以升爵,众将这才停了争议。

经过统计,共有半数以上的人虽然也渴望封邦建国,但却不想去汉地之外的荒僻之地受苦,选择了要食邑。当下刘贤一一予以拟定封号,确定食邑户数,便在十三州内地安置了下来。而其余选择要封国的功臣,刘贤则暂时不与拟定封号,只拟定了户数,在封国未下来之前由朝廷核定各级爵位该享有的钱粮,按期拨付到位,以使众将能够有能力自行招募并装备幕僚私兵,为日后封邦建国作准备。

封爵之事在三、四月份完成,此时全国各地的秋收也渐次结束。刘贤确定了在各州建立集中军屯点,以保障军粮供应的制度。除大力开发荆湖、江淮、南海、滇池等南方屯垦点,以早日实现粮食生产的重心由北向南转移之外,其余北方各州,每个州都必须划定二十万至五十万亩不等的军屯田,世代保留,任何人,上到帝王将相,下到贩夫走卒,均不得侵吞军屯田。

此外,各州保留驻军一万,其中七千为屯兵,归属州刺史节制,三千为战兵,由朝廷派出的总兵节制。

中央军编制为七万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直属于刘贤的禁军,总计一万人,驻扎城北。一部分是朝廷管辖的国防军,计有六万人,驻扎城南。

同时保留长江水师一万人,分海军为北洋、南洋两支舰队,各万人。

安北都护府核定兵员三万人,安东都护府核定兵员为一万五千人,安南都护府核定兵员为二万人,安西都护府核定兵员为三万五千人。南中都督府核定兵员为三万人,西宁都督府核定兵员为二万人。

若是齐装满员的话,全国总兵力将达到四十万人之多。比之现在刘贤手中的总兵力略微多出数万人。不过如今除了南中都督府之外,其余都护、都督府都还刚刚建立,兵员自然可以慢慢补充。

而且士兵年休假为两个月,换言之,长年在位的士卒仅有三十四万人左右而已。

且就像是南中都督府如今不但能自给自足,还能有余力反哺中原一样,刘贤计划着各都护府都能因地制宜,开展屯田之外还能另外开辟财源,必如西宁都督府可以贩卖西海湖的盐和羌马,安西都护府可以组织商队,赚取贸易利润,安北都护府可以贩卖牛羊,安东都护府除了有肥沃的黑土之外,东北三宝以及其他金银铜铁等矿产也不少,安南都护府的辖地更是宝物众多,不但粮食可以一年三熟,而且象牙、犀角、珍珠、玳瑁、玉石、翡翠、珍禽异兽多不胜数,若是开发得当,各处都能岁入巨亿,足以自给自足,不劳朝廷费心。(首发、域名(请记住_三<>

而海军除了维护近海航道,确保北至辽东,南至安南的海路畅通之外,也肩负着保护商船,寻找海外利益之责。刘贤相信,有自己的正确指导,海军也完全可以做到不依靠国库拨款便能维持自身运转,且还能为国库带来越来越可观的收益。

朝廷的兵制确定完毕,而一旦边地有警,除了从内陆调兵增援之外,各都护府和都督府还能征调归附的羌胡蛮夷之兵和各封国之兵。届时以朝廷精兵为主力,征调的封国之兵和异族之兵为辅助,实力也绝不会弱。

在刘贤忙着调整军制的时候,五月末,驻兵辽州的赵累发来表文,说高句丽王位宫纠合依附于他的獩陌、沃沮等势力,屡次兴兵侵扰归附汉朝的扶余国,并劫掠了玄菟郡边地的几个乡亭。赵累因上书刘贤,请求出兵讨伐高句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赤壁之崛起荆南】最新更新章节〖第五百八十二章 封建国策〗地址https://wap.s288.org/138_138215/585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