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十年(2/3)
为汉堡最新建成的电厂便是采用了几乎一模一样的技术,投产三个月以来一直运行稳定可靠。
理论上虽然可行,但是具体到上舰设计还是需要进行大量的工作,并攻克不小的技术难题。1905年下半年,由拉特瑙通用电气公司和瑞士苏尔寿组成的联合体击败西门子公司和瑞典的拉瓦尔公司的联合体,获得了为德国海军提供两套联合驱动设备的合同。
与此同时,日本海军在获得了德国新式军舰研制工作的最新进展后,经过反复考虑,决定采用德国海军放弃的由西门子公司拉瓦尔公司提出的方案,在汉堡的布洛姆福斯船厂建造新式大型战列巡洋舰。
此一阶段,世界各大国之间的总体关系趋于和谐。在美洲,法美之间关于巴拿马运河达成协议,美国政府以两亿美元的代价取得运河51%的股权以及在运河两岸驻军的权力。法国人折腾了三十年,费尽周折的巴拿马运河项目终于取得了一个令各方满意的结果。
英美之间虽然就加拿大市场准入问题存在较大分歧,但是1904年后,布莱恩总统在他的第二个任期通过大幅下调关税,获得了英国的理解,从而和加拿大结成较为紧密的贸易关系,同时美国和欧洲各国之间的贸易都大幅增加,在英国自由党坚持自由贸易的政策之下,各大国之间并未因为市场准入或者贸易壁垒发生过多的摩擦。
1910年随着马来亚和印尼首批开垦的橡胶园开始产胶,国际天然橡胶价格大幅下跌,其中不乏威廉的刻意压制。在此前的近十年中,作为全球橡胶的主要垄断者,威廉在西非的橡胶园获得了总计高达5000万英镑的利润。为了继续维护自身的垄断地位,威廉在东南亚出产橡胶后果断压低了橡胶价格,希望由此阻止橡胶种植业在当地的快速发展。
总体来说,德国依靠自身的强大实力,外交灵活的外交手段,争取了长达十年之久的和平。作为美西争端和英布战争的既得利益者,威廉对此感到满意。
但是从1910年开始,世界再次变得不安静起来。
首先是日本扶持台湾豪族发动反清起义,而后,利用两江新军被派往台湾的机会,浙江光复会策动了杭州事变,在杭州停靠的新军第一旅宣布“反正”,他们利用光复会提供的弹药,迅速攻下杭州城。
风雨飘摇的大清朝终于被这最后一根稻草所压垮。在英德国两国公使的建议下,保庆帝下诏逊位,延续270年的清王朝寿终正寝。不过,保庆帝这只是以退为进的办法。北方六镇新军依然终于皇室,保庆帝在登基以后的政治改革也获得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支持,所以以此为契机,皇帝放弃了大一统和**主义,以五族共同的形式组成东亚联邦。其中汉地十八省改称中华共和国,东北改称满洲国,新、甘、宁成为回鹘斯坦,内外蒙合称蒙古国,三大藏区也统合成为西藏王国。
保庆帝对各国享有宗主权,称为国家元首,同时也兼任满洲国国王,这一点和德国的体制如出一辙。
联邦首都设于热河,北京则为中华共和国首都。
中国政治局势的突变,引发了列强间,尤其是俄日两国的激烈纷争。按照日本政府一贯的对华政策,联华抗俄是其主要目标,次要目标则是寻找合适的机会将台湾从中国版图分裂出去。
布尔战争结束后,俄国政府在英国的支持下加紧对中国北方的控制,虽然巴黎会议上,德国承认俄国在中国长城以北地区享有优势地位,但是维护中国形式上的统一和领土完整也是德国所坚持的。
在中国大一统的情况下,俄国在北方的地位问题还不是那么惹人关注,但是当帝国分裂后,长城以北地区分成三个彼此独立的政治实体,而且都和中国的主体——中华共和国分离开来,如此就使得俄国在该地区的地位问题凸显出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1890德意志霸权之路】最新更新章节〖第二百一十七章 十年〗地址https://wap.s288.org/153_153959/216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