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归家,不随流水即随风 大结局(2/3)

早春二月,虽然春寒料峭,可是府衙的花园里已经有一点点的绿意。他叹气的原因是外任三年早就期满,并且通过王曾以及吕夷简向官家传话,想回东京城。

可是王曾目前忙着和刘娥斗法,根本没机会再和刘娥提议。所以王曾之前回信说任期满了之后会向官家请求调回韩清之事,似乎慢慢地没了结果。而吕夷简回信则是体现出来身在官场的老练:你韩清在京师时候名声在外,又教授过官家的算学。现在想念你的人不仅仅是我,官家更是想念你。不过你别急,等你该回来的时候自然就会回来,我也会在适当的时候向官家提议。

这个太极打的令韩清哭笑不得,什么叫该回去的时候就会回去?

韩清因为和吕家几个衙内关系很不错,也和吕夷简有过不少的交往。所以他这次想要回京时候,自然而然的想到了吕夷简,当然也没指望这人能帮忙。这种官场老油条在你倒霉时候会砸你一砖,在你得志时候扶你一把。

跟随韩清来的这群江湖豪客,在去年的时候就陆陆续续离开了几个。众人觉着总是守着韩清跟前,似乎也获取不到什么关键信息,于是借口有事就散了去。

鹿菲子一直是不离不弃,韩清在府衙附近找个清静的地方,安排她住了下来,府衙里大小官员早已经见怪不怪了。反正知道这这个漂亮的小道姑和韩清关系不一般,白天经常能看到女道姑跟在韩清身后,至于晚上是不是和他黏在一起那就不知道了。

值得一提的是于俊,此人深入辽国半年有余,召集不少明教的好手,终于把罗勋给弄到了边境。当刀雁青将韩清带到河边解开袋子,看到被绑缚的罗勋惊恐万状的样子之后,她就悄悄退去了,因为于俊伤势过于严重,她要照顾于俊。

韩清穿着萧月茹给他缝制好的那一套衣衫,将罗勋带到一个挖好的坑前,盯着罗勋看了许久,任凭他跪在地上苦苦哀求告饶,许久之后才一脚将他踹进坑里,亲手将他活埋!之后将虚土踩踏严实,对着契丹方向跪下,郑重的一拜再拜。

天圣六年立夏,韩清接到东京城的传旨,因治理石州岚州一带,创建元钱有功,特召回京师。

历史上的这一时期,北欧的荷兰在阿姆斯特丹设市,由一个小渔村逐渐慢慢开始发展起来。日本开始了新的年号,定位长元。欧洲大陆的的一群日耳曼人从部落已经慢慢形成早起的封建国家,德意志的历史也算是刚刚开始,同期一群凯尔特人开始迁居,从莱茵河进入一片广袤的地区,逐渐的形成法国的开始。在另一个地区,撒拉森人控制巴里并建立酋长国。伊斯兰于正在开始统治西西里,意大利的此时还处于中世纪最黑暗时期。维京人的后裔正在挥刀屠戮,伦敦的百姓还在惊慌逃窜。

而在中原大地,党项赵德明,更确切的说是李德明的儿子李元昊,领兵才攻下甘州城。元昊也因为这次战功被立为“太子”,并陆续占领凉州,沿置西凉府,势力范围逐渐控制到河西走廊一带。

在赵宋,一条长达一百八十一里的大海堤成功修建完成,有效地保证了这一地区人民免受海水侵害,促进了盐业与农业的发展。当地人为纪念范仲淹的功绩,把这道海堤取名“范公堤”。

赵宋的文学最辉煌的时刻已经来临,诸多文人墨客为此不惜笔墨,写下令人眼花缭乱的诗文。

韩清回京的车队自西向东正在路上慢慢行驶,裴婉儿懒洋洋的躺在马车里,她觉得有些乏了,拨开帘子往外瞅了瞅对旁边看书的韩清说道:“这一路慢悠悠的,也不知何时能回到京师。”

“你着急了?”韩清闻言合上书说道。

“奴家一直在想,到了家里,怎么见那几位啊?”裴婉儿撅了噘嘴道:“奴家当初离开家,也没和你那几位娘子道别。”

“道别?”韩清伸了个懒腰,车里虽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行走大宋】最新更新章节〖第262章 归家,不随流水即随风 大结局〗地址https://wap.s288.org/180_180321/661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