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3/4)
阐教来源
阐教是三友之一元始天尊所创的仙家教派(一友太上老君、二友元始天尊、三友通天教主)。
阐教掌教元始天尊
阐教与截教之争,是贯穿《封神演义》全过程的主线,而所谓的阐教与截教这两大教派恰恰是封神作者的杜撰。
明嘉靖时,明世宗曾赐给他最宠信的龙虎山上清宫道士邵元节一枚刻有“阐教辅国”的玉印。这一事件在当时影响实在是太大了,所以《封神演义》的作者沿用了“阐教”这一名称。“阐”有阐发、阐明、开辟之意。《易·系辞下》:“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韩康伯注:“阐者,明也。‘’
阐教人物
创立人物
在中老子与元始天尊共同创立并管理阐教,老子为阐教“大老爷”,并无老子创人教、人道之说,所谓“三教并谈”并非指三个教派并谈,而是三位教主并谈封神榜。
创立阐教大教主老子
原著中只有一处“人教”,该句全称:
纣王听言,大惊曰:“此事皆美人教朕传旨勘问,事既如此,奈何奈何!”
所谓人道,指凡人之身,并非教派。
原文如下:
第十五回昆仑山子牙下山
话说昆仑山玉虚宫掌阐教道法元始天尊因门下十二弟子犯了红尘之厄,杀罚临身,故此闭宫止讲;又因昊天上帝命仙首十二称臣,故此三教并谈,乃阐教、截教、人道三等,共编成三百六十五位成神,又分八部:上四部雷、火、瘟、斗,下四部群星列宿、三山五岳、步雨兴云、善恶之神。
阐教南极仙翁赐姜子牙封神榜
第五十回三姑计摆黄河阵
元始笑曰:“此教虽是贫道掌,尚有师长,必当请问过道兄,方才可行。”
掌教师尊
阐教掌教元始天尊驾四不像
元始天尊
在封神原著中是鸿钧道人(封神作者自创的杜撰人物,道教记载中不存在)的二弟子,老子(太上老君)与通天教主的同门师兄弟。深受师父鸿钧道人的器重。自视为“盘古正宗”。为人师表也是极其护短。教系是三教中最精英的派别。享有“奉天承运御道统,总领万仙镇八方”之美誉。玉虚宫中散仙众多,其中根行深厚者不计其数。门下弟子更是经过严格挑选的,所谓贵精而不贵多,宁缺毋滥。
侍童(徒孙):白鹤童子
坐骑:九龙沉香辇、四不相(已送姜子牙)、八宝云光座。
法宝:盘古幡、宝盒、玉虚宫灯、琉璃瓶(三光神水)、三宝玉如意等......(其余法宝分予门下弟子,或存放于玉虚珍宝库中)
洞府:昆仑山麒麟崖玉虚宫
相关战绩和成就:以宝盒杀死碧霄仙子和其坐骑花翎鸟;毁掉彩云仙子的法宝戳目珠;抵挡通天教主的诛仙剑,用三宝玉如意打中通天教主的肩窝。其他表现:破解黄龙真人身上的金箍,破九曲黄河阵,联合老子和西方二释联手大破诛仙阵、大破万仙阵、剿灭全截教。结合盟友昊天大帝、女娲娘娘、瑶池金母、接引道人、准提道人、陆压道人、度厄真人等。
洞府
原著描写洞府的诗词:
第三十七回——姜子牙一上昆仑
话说子牙纵土遁到得麒麟崖,落下土遁,见昆仑光景,嗟叹不已。
自想:“一离此山,不觉十年。如今又至,风景又觉一新。”
子牙不胜眷恋。怎见得好山:
烟霞散彩,日月摇光。千株老柏,万节修篁。千株老柏,带雨满山青染染;万节修篁,含烟一径色苍苍。门外奇花布锦,桥边瑶草生香。岭上蟠桃红锦烂,洞门茸草翠丝长。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洪荒之伏羲开局成圣了】最新更新章节〖第194章〗地址https://wap.s288.org/202_202067/186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