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朋友决定视野(2)(3/4)
提问:我有一些结识了很长时间的发小儿或同学,我们已经有十年以上的感情了。这种朋友在特定的情况下会做一些伤害我的事情,而且,时间越长,伤害可能会越多。我该如何面对这种朋友呢?应该彻底放弃吗?
冯仑:我觉得你应该像在电脑上删除文件一样把他清除掉。因为他已经改变了,你为什么不改变呢?他已经做出了伤害友谊、伤害朋友的事情,你把他清除掉就完了,就相当于删除一条无用的信息。删除了,你就不会纠结了。
提问:人们常说,人生得一知己足以,可见知己是很重要的,也是很难得的。有人认为,人生的知己就是自己,没有人能比自己更了解自己,您是否同意这样的观点?
冯仑:这要看你指的是什么。对于你的身体来说,当然只有你自己最清楚。但是,对于你的精神世界而言,能了解你的人还是很多的。
人的需求是多样的,所以,朋友也有不同的类型。我和王石十多年来一直是道义相砥的朋友,这种朋友是比较少的。还有一些朋友是阶段性的,关系也挺好。再有就是同学、发小儿这类朋友,与这种朋友交往更多的是出于情感的需要,而不是抱着功利的目的。
提问:有人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因为每个和你做朋友的人都认为你身上有可利用的价值。很多人都把朋友当作自己事业上、工作上的垫脚石。您如何看待这种心态?
冯仑:这些人的心态其实就是出于功利的需要而结交朋友。我们所讨论的朋友,有些是很狭隘的,完全是出于情感需要而结交的朋友,比如倾听型、默契型的朋友,这种朋友不牵扯物质利益上的事情。而出于功利需要而结交的朋友是更宽泛的一类朋友。在工作中,大家彼此会有一些利益上的交集,可以说是彼此需要,不仅别人需要你,你也需要别人。这样的朋友,只要在一定的轨道上运行,不撞车、不翻车,也不会有太大问题。
提问:在我的朋友圈里,既有默契型的朋友,也有指路型的朋友,在和不同类型的朋友交往时,我会产生一个困惑。比如,有两个朋友同时约我,我可能选择去见指路型的朋友,因为我觉得他对我有一定的帮助,而和默契型的朋友则来日方长。但是,如此一来,默契型的朋友会觉得感情上受到了伤害。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来平衡这个问题?
冯仑:这就要靠你自己去平衡,要么带默契型的朋友一起去,要么跟指路型的朋友聊完,回来再把事情跟默契型的朋友说一遍。总之,你一定要让他知道,他对你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否则,他看到你只约别人,不约他,就会有误解。
提问:当年您和王功权、易小迪、潘石屹等人一起创业,虽然后来分开了,但还是朋友,您怎么评价和他们的关系?
冯仑:首先,留存在我们心里的美好的东西、快乐的东西比不好的东西多,这是我们今天还保持来往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现在跟王功权联系得比较多,因为功权和我一样,比较喜欢人文的东西,比如他有时候整点儿古诗词这种虚的东西,所以我们聊得更多一些。和潘石屹是生意上的联系多一些;易小迪是介于两者之间。我们六个人的关系,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第一,生命中的重要记忆;第二,持久的正向激励。
当年我们一起创业的时候,他们几个20多岁,我30岁左右,大家在一起折腾,到现在已经20多年了,留下了很多美好的记忆。现在大家都发展得不错,彼此也经常照应,有时候一起聚聚。我觉得,我们这几个人的经历是一个很好的年轻人创业的故事,也是一个很好的童话,虽然不是像爱情那样的美丽的童话,但至少是一个值得看的童话。每当我回过头来看这段历程的时候,我都很感激,我感激大家能在一个很好的价值观的引导下,创造这么好的人生和商业故事,而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行在宽处】最新更新章节〖第33章 朋友决定视野(2)〗地址https://wap.s288.org/205_205191/33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