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文贼(九)【修】(2/3)

柳树》等,均出自此人之手。”

青年人一怔,果然有点印象了。

中年人捋了捋长须:“从前潇湘君子,只是任人评说,从不现身♀次居然自己出面撰写了文章,怪不得现在街头巷尾,都在谈论这一场论战。”

“什么论战?”

中年人这告诉他,原来自潇湘君子此人横空出世之后,就掀起了一股风潮。

由于他的《杨柳树》、《烈女祠》、《歌仙》等,他被正统所不容。

本为贱业,此人所写,更往往大逆不道,所以被高官显贵,大夫君子,怒批为文贼之流。

只是此前潇湘君子从不曾回应这些诋毁半句。

只埋头写他的“低贱”。

“那这次怎么又论战了?”

“老夫想,概因虽然正统的那些满口圣人夫子的老贼,贬他为文贼,视为末流,不过到底没有欺到他本行来,他便也不屑得理会……这一次,却是同行相轻,专从他的得意之处开始攻击,他如果再不回应,那就是平白地叫人泼脏水了。”

“他既然耗费那么多心力写出这些好文章,那这些文章,不论怎么被说是下贱,都是他的心血罢。狗叫多了也是烦的,何况还是癞皮狗。”

“你看,他之前在寻南小报上回信之前,还格外登载了一句:‘许人尤之,众稚且狂’〉的是什么?就是指那些攻击他的人,自己写不出好文章,只知一味胆小地循规守旧,一旦有人想动用点新东西,试试写好文章,他们就就群起而攻之,幼稚又狂妄愚蠢。”

说罢,两人又去看“许人尤之,众稚且狂”下面的正式回信,正式回信开头是一个故事,叫做:《齐人学古》

黛玉把上一版的寻南小报翻给渡儿,笑着指给她看,渡儿一看,又是好气,又是好笑,咬牙怪叫:“这些东西,什么狗屁倒灶的玩意儿!”

只看那小报上有几个专门也是做的人,将林黛玉的《杨柳树》、《歌仙》等,尤其捉住《歌仙》,一改,改做了狗屁倒灶的:用了诘屈謷牙的语言,说是晋代的语言,重写了歌仙,写成寻仙问道之作,还穿凿附会,一本正经考据说刘三姐是魏晋成仙之人,须用魏晋之文,这才是正经之作。

再看下面,明晃晃写着“好文章须学古人”。

一字一句,都需学尽古人文风。

下面其他与此人辅助的,就都是长篇大论的直接指责潇湘君子竟然用当代的白话写文章,让那些车夫走卒都听得懂,是“败坏斯文,自甘下贱”。

渡儿尤自愤愤不平,黛玉笑道:“你再看这一版。”

这一版,开头就是潇湘君子的回信《齐人好古》:

“齐人好学古∨说古人茹毛饮血,说话只‘啊哦’,便可传情达意←便也杀了鸡,趴在那喝血吃毛。吃了不到片刻,他悍妻进来,见一个满头血并鸡毛的鬼东西趴着,便大叫一声,提了菜刀要砍‰人吓破了胆,想叫妻的名,叫她住手。忽然念及古人只说‘啊哦’便可传情大意,于是忙住口,也叫‘啊哦’!

妻以为是鸡的死魂附身,下刀更快,于是,齐人便做了死鬼了。

到了幽冥地府,见了古人,便责怪道:你何须教我‘啊哦’,害我命入黄泉。’

古人道:‘啊哦!’”

夫人正过来送点心,看见他家老爷李白泉拿着一张寻南小报,笑得浑身发抖,拍着大腿直喊哎哟:“潇湘君子,真妙人也!好个狭促鬼!”

“老爷,你怎么了?”

李白泉一把拉住她:“快快快,快去拿纸笔来,老爷我要助这个狭促鬼一臂之力!”

渡儿在黛玉那看完小报,就笑了好一会,直笑得浑身无力,好不容易撑住了,才擦掉眼角笑出来的眼泪:“你这张可恶的嘴,可教那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最新更新章节〖53 文贼(九)【修】〗地址https://wap.s288.org/214_214940/107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