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回、偿愿(4/10)

的水师相比也是万万不如。

突听戚继光开口询问道:“汪兄一向十分关心抗倭之事,为何此次没有随军前来!”龙吟平、陈竣自然知道戚继光口中的“汪兄”乃是时任广东巡抚的汪道昆,俞大猷答道:“巡抚大人知道元敬要来十分欣喜,本要前来,怎奈身为一省之父母官的封疆大吏,怎能轻易脱身!巡抚大人让老朽代为赔罪!”戚继光摇头道:“这说如何说来,我与汪兄多年倾心相交,知己贵乎交心,汪兄为国为民,元敬怎敢见怪!”

封紫玉轻声笑道:“两位将军都是武林中少有的好手,怎么说起官话来也是接二连三!”龙吟平喝止道:“玉儿,不得无礼!”

俞大猷哈哈笑道:“龙吟大侠不必在意,封姑娘的话却也有几分道理!”戚继光道:“封姑娘还有所不知,老将军虽然武功卓绝,但在我大明朝也算是少有的儒将了!”封紫玉颔首道:“这也难怪了,原来老将军的也是孔孟儒家之道!”俞大猷道:“说来惭愧啊!”

陈竣这时道:“俞老将军,在下有一事不明还想请老将军指教啊!”俞大猷豪迈道:“陈大侠但说无妨。”陈竣问道:“久闻老将军武功出众,却不知老将军的师门何在?”

俞大猷一愣,随即道:“老朽自幼生在海边,各位是知道的,老朽年幼之时曾跟随一名少林寺的高僧习武……”韩冰凝惊道:“老将军原来是出身少林寺,难怪武功如此厉害!”俞大猷不置可否,继续道:“这位高僧武功深不可测,他也未告知我他的法号,也不许我拜师,二十余年前老朽曾亲上嵩山少林寺希望能拜见一下这位高僧,岂知方丈荣心禅师在听完描述了那高僧的容貌后竟告知老朽寺中并没有老朽所找之人,老朽本是不信,不过荣心禅师何等人物岂会说假话,就在老朽心灰意冷之时荣因禅师却说他曾见过这位高僧,一问之下乃知这位高僧乃是福建莆田少林寺的高僧,老朽本想赶往福建无奈身有军务。只得放弃,在几年前领兵路过莆田才知这位高僧已然辞世。”跟着叹道:“可惜老朽至今仍不知那高僧的法号!”

封紫玉不解道:“老将军怎么没问?”俞大猷摇头道:“老朽如何不问,只是荣因禅师怎也不讲,莆田少林寺侧说高僧临终前留下遗命说是知道老朽总有一日前去寺中,让寺中僧侣不可对我讲起他的任何事情!并留有书信于我,信中言明他见我年纪虽幼但为人颇正义而且胸怀天下才授我功夫让我匡扶社稷,造福天下苍生其余便没有了。”

龙吟平一脸敬意道:“如此高人,子放却无缘拜见,只恨生不逢时啊!”李荷道:“而今老将军名震寰宇,确实不负高僧的厚望!”俞大猷一脸郑重道:“名利、权势、金钱。这一切都是浮云,最重要的是天下太平山河宁定,百姓生活安康!”

封紫玉娇声笑道:“此一战后,东南倭寇之乱便可平息,当今武林之中少林、武当乃是泰山北斗。老将军和戚将军出自少林、武当,传之后世也不失为一段佳话!”俞大猷淡淡一笑道:“封姑娘谬赞了。自我朝开国以来便有‘南倭北虏’之说。老朽在大同呆了几年也见过北元人的凶悍,若说天下太平,不知要在何时!”戚继光点头道:“老将军如此一说,元敬也是心有所感,等到东南平定之后,我便会上书朝廷。请旨北上和蒙古人大战几场!”

几人正说话间,王如龙禀告道:“将军,请看前方!”龙吟平、戚继光等依言望去,见前方便是一个海岛。战船距离海岸沙滩只有十余丈,除了眼前这块平坦之地外,四面全是葱葱郁郁的树林,沙滩向前只有一条不足两丈的小道通向高处,接着便是一座连绵的大寨,寨门紧闭。

俞大猷问道:“元敬、龙吟大侠以为如何?”龙吟平虽然出身于武世家,但是幼年之时也曾翻阅过《孙子》《吴子》这样的兵书,知道按照兵法所说,此地确实是易守难攻之地,但他并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龙吟玉环记】最新更新章节〖第三十二回、偿愿〗地址https://wap.s288.org/236_236529/32_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