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第 131 章(2/3)
教育了,所以连一个男公知都不知道女性主义的诉求在哪里。第二首歌曲主诉的是一个男人的服软,他变成了那个早起晚睡的人,他成了感恩妻子存在的人,男人是笨拙真诚的但是会对你好的,是没出息但会好好工作的人,希望你能和我一起建设一生一世的家。
有什么问题吗?很诚恳啊,很真诚啊。
我接下来要说一些不太好理解,但请大家尽量尝试理解的话。千万不要叉出去啊!!
问题之一在于女性个人诉求的缺乏,女性在画中是完全客体,你知道她存在着,但她没有任何特征,也没有任何需求,她是为了匹配男性的叙述而存在的,是男性欲望或行动的投射,男性是虚弱的,因而她是扶持的体贴的,男性是真诚笨拙的,因而她是被爱着的,男性是想要结婚和想要一生一世的,因而她是陪着他做完这些的人。所以这里的女性是一个虚指。
当然我这么说可能有点苛刻,但鉴于我其实是想要说“这首歌还达不到反转的效果”,所以请容我表达我不宽容的标准。
其实不光是这首歌,我们能见的大部分男性书写的文学作品里,女性都是一个虚指。戴锦华老师的文学评论里曾说过,当女性出现在叙述中时,她们往往处于经典的客体位置,成为他人行为及意义的对象。
女性同时是一种社会空位,一种社会象征:党-母亲,祖国-母亲,把女性置于名义上的高位,但实际上却隐匿了女性的特征,她要么是一个全能的奉献的“母亲”,要么则是他人行为和意义的对象。女性的存在是模糊的,无法辨识的。
这首歌里没有女性,只有我的行为,我将做什么,以及我有什么打算什么规划,但歌里女性是何面目,要什么,没有人知道。
问题之二在于,这首歌若要反转,它应当是真正能够理解女性需求的,但它其实只是一些陈腐的男性承诺:我会宠爱你照顾你,我尽量不出轨,我会和你一生一世。
这些话也许对一些女性来说很好听,但要打脸女权还谈不上,因为现代婚姻其实不再是女性以弱者姿态依附男性了,尤其是中国女性的就业率不算很低,从毛时代开始,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思想就继承下来了,女性经济上虽然没有实现何男性同工同酬,性别贫富差距也有逐年扩大的趋势,但毕竟,女性是可以经济独立,可以养活自己的,这就是女性在亲密关系中一个议价底气,女性对亲密关系并不是“被照顾、不出轨、不分开”这种旧式的需求了,要被尊重,要有自我价值这几乎是最基本的,还要有扶持共进,要有共同承担,要能欣赏伴侣,也能被伴侣所欣赏,同时对婚姻中的不公平也有警惕。
现代女性没那么容易被蜜糖砒霜放倒了,甜蜜情话听着开心,但能不能落到实处,有没有实质的公平与尊重,还是很多女性在意的。
会开心的女性也许从第一首歌开始就不会愤怒,会愤怒的女性,也许听到第二首歌也不会开心。
问题之三在于,前后两首歌都太贴近现实生活,以至于无法带来讽刺的感觉。要达到反讽的目的,内容需要有荒唐之处,要悬置于现实语境之外。
第一首歌里的生活,是很多女性的生活状态,也是很多女性恐惧走进婚姻的理由——一个不存在的现实是不需要恐惧的,比如女性现在不会恐惧她被裹小脚——结婚就等于嫁入男方大家庭,生儿育女、相夫教子、失去职业发展、丈夫可能出轨、自己被妻子母亲儿媳等身份束缚,而丈夫却不会因为婚姻有什么改变,这些就是非常多女性恐惧的婚姻中的内容。
第二首歌里的生活,虽然换成了软弱恳切剖白自己没出息的男人,但它也仍然太现实,现实得令人缺乏对婚姻的期待,它好像一颗看起来甜蜜的假糖,可人人都知道它其实索然无味。
问题之四是我边写边想到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全世界都自带弹幕】最新更新章节〖131.第 131 章〗地址https://wap.s288.org/249_249275/99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