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1/4)
第一百六十七章
中国的古代王朝中,多数的中原王朝在面对草原民族的时候,往往显得十分无力,不管他们在实力上是不是强于草原民族,从心理上,他们就弱了一头,未战先怯,打起仗来,哪有不失败的道理但也有例外的朝代,比如唐朝,虽然搅乱大唐帝国的安禄山,是个胡人,但不管怎么说,他也是大唐的臣子,属于谋逆,不算是外族入侵,而且,唐王朝的皇室血脉中,本就有鲜卑人的血统,不是纯正的汉族王朝两宋,不用说,听到辽人、金人、蒙古人的名字,腿肚子就转筋,打起仗来是屡战屡败,不值一提大明朝,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中,面积最大的王朝,也是汉族王朝历史上,第一个不和亲,不纳贡,不割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王朝,单从这一点上来说,大明王朝倒是远比汉唐强,对付草原民族方面,至少面对蒙古部落的时候,明朝的军队没有怕过,虽然有过土木堡之变,君王失陷于敌手,但那一战,战略失败,战术指挥错误是主要因素,在其他的时候,明王朝和蒙古势力不断维持着战略均势,并没有吃过什么大亏
至于说后来的满清入关,能够说,是大明朝内忧外患的结局,内有李自成,张献忠的几十万农民军,如蝗虫一般周流窜,外有雄才大略的努尔哈赤,皇太极,多尔衮虎视眈眈,但要说大明朝怕了女真人,那也不对,后世对清王朝推崇备至的大有人在,将努尔哈赤,皇太极等人吹捧上天的,也大有人在,但就是这些被誉为伟大的战略家,战术家的野猪皮首领,在大明王朝需要分出一大部分精力对付农民军的情况下,耗死了两代君王,到最后,都没能踏进山海关的门能够说,要不是李自成这帮人在里面闹,满清就是再过上几十年,也别想踏进关内后人总把满清入关归结到明王朝头上,但真要说罪魁祸首,当属李自成,张献忠这些所谓的农民军就是这些农民军耗尽了大明王朝的最后一丝生机,到最后,李自成打进北京城,逼死了崇祯帝,他自己当上皇帝,不思安抚天下,励精图治,倒是先会了花天酒地,一帮土匪这个时候也掀掉了所谓义军的羊皮,显露狰狞的面孔,肆意祸害百姓,结果,对官员的引起了反弹,吴三桂打开山海关,引狼入室,努尔哈赤和皇太极这么有能耐的人,奋斗了一辈子都没能打下来的山海关,就这样轻松的便宜了多尔衮,也将大明朝的一片锦绣河山,拱手相让给了一帮未开化的鞑子后人都说吴三桂是汉奸,李自成是英雄,但如果将所有的政治方面的因素抛开,那李自成才是汉族数千年来,最大的汉奸,是他,亲手毁灭了汉族的最后一个王朝,是他,让几万万汉人从此在异族的统治下,很憋屈的度过了将近三百年三百年的时光,也将一个自立自强的中华民族变成了奴颜婢膝,张口主子,闭口奴才的劣等民族,从此再无站起来的脊梁
汉朝四百年的历史,是中国大一统王朝中,享国时间最的一个,在对待草原民族上,汉王朝并不像明王朝那样有自信,至少,在汉王朝的前一百年,和亲的事情时常发生,中央政权将和亲当作了外交的常规手段,并无意去考虑被送往草原的女子心中悲苦的心情但汉朝建国百年之后,对草原民族的形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倾尽国力,将草原上的雄鹰——匈奴人,完全打成了没毛儿的山鸡,从那以后,草原民族再也无法再汉王朝面前抬起头来虽然汉武帝这一朝,因为与匈奴的交战,耗尽了西汉王朝的底力,成为西汉王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但从整个汉民族的角度来说,付出的代价也完全值得,因为汉武帝打出了汉民族的志气,打出了汉民族的骄傲,也打出了汉民族的脊梁,从此以后,虽然汉民族多次遭到游牧民族的侵扰,但一直有人能够撑起反抗的旗帜,将汉民族的骄傲延续下去
远的不说,单说汉武帝之后的汉朝三百年中,汉王朝从老百姓,到军队,对于草原民族,那在心理上是占据优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三国之男才女貌】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六十七章〗地址https://wap.s288.org/2_2748/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