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在市中心的菜园(2/2)

晚了一点,孙母刚好又生病了。

为了让母亲胃口好一点,孙权便命人在山脚搭棚,将菜薹移植到棚内亲自照看。

半月之后,棚中的菜薹终于成熟,孙权大喜,连忙就送去给母亲品尝。

孙母吃完菜薹后,病情奇迹般的好转。

从此,洪山菜薹便多了一个孝子菜的美名。

再后来,到了清朝,慈禧太后也爱上了洪山菜薹。

不少大臣为了讨好她。

专门将洪山菜薹的土壤转移到其他地方,打算批量种植。

但结果种植出来的菜薹,根本比不上洪山当地生长出来的。

当时人们就传言,洪山菜薹之所以好吃,那是因为受到了通宝寺的庇护。

菜薹听着通宝寺的钟声,在佛法的浸润下长大,所以才好吃。

在那个迷信的封建时代,信神鬼之说的大有人在。

因此便自此传开了。

再结合历史上孙权母亲吃了洪山菜薹病好了的缘故,甚至还传出了,洪山菜薹包治百病等夸张的说法。

实际上,洪山菜薹之所以好吃,并不是因为这些。

它有着非常科学的依据。

后世的地理学家认真研究后发现,洪山种植的菜薹之所以比别的地方好吃,除了当地的特殊土质外,还有别的原因。

从地理位置来看,洪山菜薹原产地这片菜田,北有洪山阻隔寒风,南有南湖保证空气湿度,二者刚好形成了一个天然的保护屏障。

在这个天然屏障的保护下,这片区域内的洪山菜薹便有了最适宜的生长环境,才造就了这一份传承千年的美味。

这是大自然的馈赠,不是说铲走一点地皮就能复刻出来的。

它真的非常珍贵。

而正是因为这一份珍贵,洪山区zf便将这块最后的原产地纳入保护“红线”,将菜地面积从原来的30余亩,扩大到80余亩。

并且明文规定,这一片土地,只许种菜,不许开发。

同时,为了保护这块风水宝地,当地还做了农田水利改造,在地底埋下暗管进行灌溉,每隔3—5年做一次土壤改良。

相关部门还特地将菜地东北角一栋楼的设计高度,从原来的30多层,砍成了现在的10几层,其目的是为了留出一个通风的“豁口”,保证菜薹的健康生长。

“我去,还真的有?”

走着走着,一行人总算是看到了种植基地,韩天明一下被震撼到。

一眼望去,在一片高楼大厦中,突然就出现了一个菜园。

满田的黄色菜花,一片片又肥又大的绿叶下,是一根根红的发紫的菜薹。

而在那田间,数十位菜农正弯着腰,正在采摘菜薹。

很难想象,在寸土寸金的大城市中,居然能看到这样一番景象。

()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dgdian555。手机版阅读网址:dgdian555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美食复苏】最新更新章节〖第481章 在市中心的菜园〗地址https://wap.s288.org/327_327540/481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