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璞鼎查攻城略地(2/3)
门以北的晓峰岭为定海制高点,亦由重兵把守。 钦差大臣、两江总督裕谦赞:土城、竹山门、晓峰岭三点相靠互为犄角。此固若金汤,逆夷胆敢来犯,定使其片帆不留。,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葛云飞查漏补缺,冀求晓峰岭上筑炮台、竹山门下塞江路。 裕谦道:此徒糜饷。 云飞请借三年俸禄,自费塞筑。 裕谦怒曰:挟我也! 葛云飞道:英攻厦门,不日即抵定海,土城兵少炮单、晓峰岭背面负海且有间道,务必再增炮、船。 裕谦道:前战,我师船转瞬即毁,此事禁议;只许岸上杀敌,不许出海作战,定海所有师船,速即押往镇海。 1841年9月26日,璞鼎查率舰抵达定海,适逢台风暴雨,无法进攻。10月1日,风停雨歇,英军分三路,一路攻土城,牵制定海总兵葛云飞部。一路攻竹山门。第三路绕过土城、竹山门迂回登陆,主攻寿春镇总兵王锡朋驻守的晓峰岭。 王锡朋指挥兵士,顽强抵抗,打退英军八次进攻。战至最后,枪管红透,无法再击,抽刀肉搏,血战至死。 英占晓峰岭,居高临下,强攻竹山门,处州镇总兵郑国鸿两面受敌,力拒二时,中弹身亡。 王、郑二总兵死,葛云飞知危局难救,遂将印信交付随从,道:“此我尽忠时,家有老母八十矣,知某死,泪眼欲枯,当为某百计慰之,转饬儿辈力图奋勉,继乃父未竞之志。” 英人逼近,云飞抱四千斤炮还击,炮红效失,云飞挥刀戮敌数人,自亦负伤四十多处,忽一弹中左眼,又一刀劈向面,云飞跌落土城,以身殉国。 10月9日,英军再攻镇海,炮轰金鸡山、招宝山,中午时分,攻克南北二山炮台,英军登陆,攻击镇海县城。 浙江提督余步云临阵退逃,清兵溃,钦察大臣裕谦城头鸣炮亦不能止。裕谦茫然下城墙,行至文庙望阙叩拜,跳入泮池。属下救起,又强行吞金,隔一日,裕谦云世。 英军占得镇海,再扑宁波,余步云立足未稳,偕知府邓廷彩遁逃上虞。英军兵不血刃占领宁波。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三地连失,浙江巡抚刘韵珂不敢怠慢,急令布政使郑祖琛扼守曹娥江,拱卫绍、杭。又令总兵李廷杨、按察使蒋文庆、道员鹿泽良三人合力守绍兴。再厄守具、清内奸,并招抚河匪十麻子,陈兵两万于杭州。 定海、镇海、宁波失,道光帝震怒,急命吏部尚书奕经为杨威将军,侍郎文蔚、副都统特依顺为参赞大臣,调集赣、鄂、皖、豫、川、陕、甘七省11000兵力,即刻赴浙。 军机大臣穆彰阿奏请琦善戴罪效力,奕经却之。 11月16日,奕经进抵苏州,侑以管弦、围炉拥酒;其下官员更是“索供应、征歌舞、纵樗蒲、揽威福”。 奕经道:“吾皇谕于江浙适中之地安营铸炮筹粮,吾以为,苏州正好。诸君暂可行欢,待七省大军齐聚,尽可依赖天威,一战而胜。” 璞鼎查占领宁波,又相继攻占余姚、慈溪、奉化,苦于兵力不足,复退守宁波。璞鼎查多次致信刘韵珂、余步云,希重开谈判。奕经不至,刘、余不敢轻许。 璞鼎查谓巴加、郭富道:“兵少物缺,暂取守势。吾自返粤,筹舰募兵。” 璞鼎查途经台湾海峡,新任闽浙总督怡良惧,屡命台湾兵备道姚莹释放被俘英军,借以示好。 姚莹道:“夷性畏强欺弱,我擒其人,久而不杀,是明示之弱也。两军对仗,势必交锋,非我杀贼,即贼杀我,乃先存思彼报复之念,何以鼓励士气!” 台湾总兵达洪阿亦为督计殊不可行。 台防严密,璞鼎查无从下手,遂令人收买细作,以为内应,台湾人张从欣然从命。 姚莹、达洪阿识破,引英舰至土地公港浅水处,致其搁浅。清军伏兵杀出,又斩杀英军11人,俘49。 璞鼎查不甘,再调兵船十艘,开至彰化、淡水洋面,寻找破绽,伺机进犯。无奈一直无机可乘,只得退去。 台湾捷报至京,道光帝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百年征战】最新更新章节〖第十章 璞鼎查攻城略地〗地址https://wap.s288.org/361_361261/11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