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不要(1/4)

旧版蓝紫色的百元大钞一叠叠一踏踏。

陈锐看着自己眼前的这些钱,稍微有些发呆,倒不是他没有见过这么多钱,当教培的时候,除了基本工资之外的收入,都是用现金方式发放。

个中缘由老板们自然会说是为了同事们好,但是实际上无非就是偷税漏税那一套。

毕竟,按照名义的报税额度来说,整个团伙不光收不上来税,甚至还能从税务部门反向薅羊毛。新

陈锐对于这种行为倒是谈不上反感或者赞同。

因为,从个人角度来说,他的确省了百分之二十的税。

许多人总是宣称自己愿意缴税,如果年入百万就是缴纳百分之四十五的税也没什么。

然而,当真的能赚比较多的钱之后,这个思想就会变了。

就像是陈锐,收入不算低,但是他的每一分收入都是靠自己的劳动,自己的辛苦赚来的。

人们对于不是自己辛辛苦苦赚过来的钱是没有什么感觉的,只有当自己辛辛苦苦赚的钱被课以重税才会觉得有多痛。

陈锐看着眼前这一坨钱,也没有第一时间问自己的父亲是哪来的,他想得却是如果自己之后真的能赚很多很多钱,而且还有影响力的话,一定也会有人说自己赚的每一分钱都是肮脏的,是有原罪的。

因为,很显然,不光是这一坨钱没有纳税,之前的钱也没有纳税。

实际上,这个年代的税收体系并不发达,基本上覆盖了曾经的国营企业今天的国有企业,以及那些重资产搬不动的工厂。

像是陈锐和自己父亲印《小学生学习报》这种生意,暂时没有办法收税。

为什么呢?

因为陈锐这边连公司都没有注册,根本就没有收税的主体。

当然了,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知道陈锐这边赚钱,过来收税那是随时的事情。

然而,问题在于。

如今知道了陈锐这边赚钱,也不会有人想要动他们。

因为相比于那一点点可怜的税钱,把陈锐这个金字招牌立好,从上头搞到的钱显然更多。

县城如今正在经历着一场巨变。

县城里本来有很多工厂,然而如今这些工厂正在一个接着一个玩完。

失业的工人有腿可以跑,可以跑到东南沿海,可以跑到西伯利亚,可以跑到非洲,但是职能部门却跑不了。

当他们经营的范围全都是农业,而没有工业的时候,他们才会感觉到有多难过。

现在他们感觉到的难过,仅仅只是开始而已。

要问这一切大概什么时候能够彻底缓解,那就要等到以卖地为主要收入的时候。

那个时候管你有什么工业有什么农业,只要把地卖出去就好了。

没有人买地怎么办?

也很简单,职能部门拿出一部分固定资产或者某种服务当做抵押,然后成立一个城市开发公司,再由这个开发公司开发就好了。

当然了,这些玩法如今也就刚发明出来。

海蓝那边的房地产泡沫还历历在目。

县城里忽悠人去海蓝买房的有但是不多,但是如果去了省城和市里,就会发现到处都是忽悠人去海蓝买房的。

也的确有很大一部分人,拿着工厂倒闭的买断钱,去海蓝接了盘。

这本来也是一个断子绝孙的买卖。

但是,谁又能想到后来全国的泡沫都起来了,海蓝这些已经泡沫破掉的资产,反而成为优质资产了呢。

当然了,陈锐是暂时不会去那边买房就是了,要买也要趁着京城和海上没有限购的时候使劲买。

高房价的本质是一种税收,进城税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重生之一鸣惊人】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五十五章 不要〗地址https://wap.s288.org/364_364673/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