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麂鹿难分(1/2)

( z) 这件事,乐伯没瞒着追凤。不提倡主动搞事的追凤听完居然没有出言相劝,沉思着去了子旅的书屋。再回来时,身后跟着两个挑着竹简的子。 四大篮的竹简看上去多,要看的内容却并不多,也就相当于21世纪一本薄薄的书而已。见追凤卷着大袖子翻看的正带劲,乐伯就没要帮忙,只是随便抽了一卷看起来。 这个时代写在竹简上的文字非常少,摸清了文字演变的规律,又有现代文字知识打底的乐伯早就认得差不多了。在别人面前装作认错字,只是不想让其他人起疑,毕竟一个七岁大的孩子几个月就学会了认字很反常。 乐伯抽了一卷类似后世“奇闻”的书,刚看到“龙停于微公脚下”,一旁的追凤便大叫着:“我真是够笨的。” “怎么了?”乐伯把手里的竹简一丢,转头问。 “那些国和楚国一样,都没有史官。各国的情况只有史官会一笔一笔刻在竹简上,没史官又不像楚国这么大的国家,谁家的史官乐意帮他们刻字。” 七个大诸侯国,秦国和楚国现在都没有正劲的史官,那是中原大的诸侯国才有的配置。国君身边常跟一位拿着竹子和刀的官员,记录下国君的一言一行,这种范儿在春秋向征着正统与高贵。虽然以秦楚两国现在的实力,要设一个这样的官职没一点问题,可楚王和秦公或者都不喜欢有个跟屁虫在身边,设立的史官也只在与他国国君会面时才会启动。 没有史官,意味着这个国家不会主动产出太多文献,后世只能从他国的文献中找到楚秦两国的记载。而没有史官的型诸侯国,出现在文献上的内容更是少,想在竹简上找到质子们所属国家的内容,基本等于痴心枉想。 “算了,没找着拉倒,反正都是些屁大点的国家。”把手的竹简一丢,追凤握着拳道:“那些质子就算回国当了国公,翻了也没办法让屁大的国变成大国。就把这事搞大,让他们再也不敢楚国是南蛮了吧。” “把事搞大?”乐伯不可置信的问:“你不是不让主动搞事吗?” “我平生最恨装的人,屁大国的公子公孙骂楚庄王是南蛮,我呸!”做了一个吐口水的动作,追凤坚定的道:“就要搞大,搞得他们再也不敢对子旅乱bb。大夫那边我去搞定,质子府的事你去搞定。这回咱们得唱个双簧,让子旅也去看戏,免得那孩子从受这些委屈影响了霸气。不对,我得把商臣也忽悠去看戏才好。” “大王那里你搞定,子旅和质子府我搞定。”乐伯兴奋的道:“管他什么影响不影响,先出了这口恶气再。” 春秋的办事速度很慢很慢,慢到乐伯都能下地了,夏季都进入尾声了,质子府才热闹了起来。 勤麇一直是个修竹简的官,能被派到质子府讲周礼对他来是个高难度的挑战。好在,质子们年龄尚幼,每次授课只需要念一些周礼的内容,再叫质子们背诵即可。发现质子们受教育的程度并不高,背周礼时也常会出错,勤麇的胆子大了起来。听楚王有可能会来查看质子们的授课,勤麇决定严厉一点,一来可以让大家知道自己很负责任,二来能在中原诸国的公子公孙们面前指划,也算长了楚国的脸。 结束了半的授课后,来送饭的下人又捧着装了牛肉的碗进来。勤麇满意的“嗯”了一声,不动声色的带上了门。 无论是谁来送饭,总会赞美勤麇对质子们的严厉风格。今来的这位看样子刚成年不久,张嘴便是赞美之辞,还坐在榻边端茶递水,让勤麇极为满意。见他完了赞美的话开始欲言又止起来,勤麇鼓励道:“这里除了他国的公子公孙便是楚人。出了这里,我是士大夫,你是仆役,没出这里,咱们就都是楚人了,楚人之间有什么话直管。” “那我就真了。”下人打量着勤麇的神色,掩嘴道:“不怕大人您笑话,的想,大人对他们严厉是待他们好,可是大人也不能只管授课的事,周礼不是什么都管着吗?他们吃鹿肉,周礼管不管?若是周礼管,大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楚谣】最新更新章节〖44、麂鹿难分〗地址https://wap.s288.org/376_37678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