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第四章,回光返照(2/3)
有答案,而贺老鹤却又问了龙千秀一个问题:“你叫什么名字?”
听到这一问的时候,龙千秀的身体不自觉地紧张了起来,那表情很有点猫儿看见了老虎的意思,而且这猫儿的嘴角还没长出胡子,老虎的嘴角却是挂着血……好半天,龙千秀都不敢回答,却听见贺老鹤又说了一句:“算了,看来他也不是个英雄!”
然后,贺老鹤走了,带着崆峒派的人,离开了华山。
“丢人!”这是龙千秀的师父红云子对龙千秀的评价。
而红云子对方可圆的评价则是——罪魁祸首!
从此,华山不再需要方家的柴了,那年方可圆十二岁,人生第一次失业。
失业不可怕,就怕没想法,方可圆可不是个没想法的人,他认为: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处处不留爷,爷去找姐夫,对,没错,咱们这位方小爷在离开华山之后就去找了他的姐夫张山——一名守卫潼关的底层军官。
张山的父亲是华阴镇守将军,虽然他的母亲并非正室夫人,但家境也是相当不错的,比起方家,那简直是天壤之别。
一年前,张山从华山派学艺出徒,离开华山时也顺便带走了方可圆的姐姐方恩月,他们俩人的婚事是两年前就定下的,媒人是张山同父异母的哥哥张良弼。用张良弼的话说,张家看重的是方恩月知书达理,也敬重方永格求学上进的品质;但其实明眼人都知道,张山就是稀罕方恩月长得漂亮,至于那些三媒六聘的礼数,都是方永格要来给自己脸上贴金的。
不过不管怎么说吧,张山和方恩月这小两口很是恩爱,新婚燕尔,蜜里调油,正是男人上杆子巴结媳妇的好时候,所以方可圆这小舅子一来,张山这个当姐夫的就是各种献殷勤,在问了方可圆的意思之后,张山立刻就借助张家的势力给方可圆安排了工作,让方可圆去了潼关本地的箭局当学徒,又派了手下的一个兵带着字条到华州(今华县),与当地匠人提举司有关衙门补办报名,如此,方可圆摇身一变就成了拥有合法身份的工匠,不再是那个连户籍都查不到的山野樵夫了。
那么箭局是干嘛的呢,箭局就是专门给军队制造箭的,可别小看了制箭,虽然只有箭头、箭竿、箭羽三个部分,但却千变万化,大有学问,寻常人学上七八年都未必能得心应手,可咱们的主角方可圆可不是寻常人,短短一年时间他就熟练掌握制作箭支的技术,并且成为了潼关箭局中效率最高的工匠。
这样的天才哪能不出人头地,更何况他姐夫还是华阴张家的子弟,因此在潼关箭局干了一年之后,张山托人上报,直接将方可圆推荐到了省城长安的奉元路武备局。
武备局就是兵工厂,因为方可圆有张家的这一层关系,所以很顺利的就去了那里工作,而三年之后,十六岁的方可圆拜大匠作穆萨为师,开始学习铸剑。
穆萨非常看重方可圆,本打算要是让方可圆继承自己的,每天都让方可圆跟在自己身边,而在方可圆十九岁这一年,家中噩耗传来,母亲病危,方可圆急急忙忙回家,终于在一个温暖的中午,见上了母亲最后一面。
那时,方可圆已经三年没有见过母亲了,因为他的师父穆萨是个回回,遵***的节期,与汉人的节期多有不同,因此方可圆很难找到合适的机会回家看看,却没想到这三年未见,再见却成永别。
去世前的母亲,已经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了,据方恩古说,母亲已经三个月无法顺利进食,吃什么吐什么,只能靠喝羊奶维生,如果不是还惦记着要看小儿子一眼,恐怕那口气早就咽下去了。
方可圆心疼地抓着母亲的手,强忍着不敢哭出声来,回想这三年来,他一个少年人只身漂泊在外,每日与炉火铁砧为伴,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没有母亲陪伴,也不能陪伴母亲,虽人人都夸他有出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大明江湖遗事】最新更新章节〖卷二第四章,回光返照〗地址https://wap.s288.org/379_379360/20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