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总要有人看向过去(2/3)
什么本质上的区别,都是折腾完这些无业无粮人口之后哪儿来回哪儿去。
就是在这里,希伯来人出现了极其致命的预估错误。安卡拉-伊斯坦布尔方面想要让难民去把他们进不去的欧陆搞砸,然后为极端分子提供武器装备和军事训练也就算了,居然还想要亲自下场报历次希土战争的仇……特别是夺取塞浦路斯,这就不能忍了。
于是乎,本来能够恪守中立的希伯来亲自下场,联同雅典把伊斯坦布尔和利雅得一起捆绑起来蹂躏之。可没想到,在战争的最末,利雅得方面拿出了连中国都没想到的绝招:
须知中国售海合会的地对地导弹是确实掌握在利雅得方面手里的,可唯独那核弹头不是为海合会所控制。联军攻进广袤的阿拉伯半岛时是确实考虑过这问题,而中方的报告让各参战国确实安了心:多也就是挨几发常规弹头,不会死人的。
中国方面确实有十足的自信来保证这一:因为属于中国的弹头在利雅得开战前依旧好端端地躺在中国境内的核武库里。但当东风带着核弹头在海法和耶路撒冷呼啸而至掀起铺天盖地之蘑菇云时,所有人都不免为之震惊。
那是数枚从伊斯兰堡内乱时“偷窃”而来的弹头——各国情报部门早以为它被用在了对东欧战线某城市的报复上,可曾想这东西一直被利雅得攥在手中,用作对“叛徒”的惩罚……其实希伯来人何叛之有?倒不如说最早背叛了希伯来人的就是他们,不是别人。
这其中的门门道道倒是一言难尽,可被污染了的约旦河又怎么能支撑希伯来人继续在家园上过日子?
而救星总是来得突然:在泛亚成立前夕,中国便向他们提供了领先时代的淡水净化方案,同时制定了约旦河沿岸的治理计划……但天不遂人愿,在沙漠海合会各都市工作的南亚劳工与逊尼派教民,甚至于大量不愿意接受世俗政府管制的新欧陆居民最终大部分无处可去,依旧朝着地中海东岸接近。而大难刚过的希伯来人,是根本没有可能接纳这些“异教徒”的。
在超音速专机上的共和国第一长老合上了电子书的扉页——接下来他要访问的这国家,自然和这近五十年前发生的往事有着难以推却的关系。
尽管已经名为“一国之君”,但他其实还很年轻——是个标准的“一零后”。传送门事件发生时他还在上小学,泛亚成立时也还没就读到初中。战后泛亚秩序的建立使得中国迅速站到了地球文明圈的,老头政治也不再适用于这个自身飞速变革的国度,这才催生了一批年轻的国级政治家之诞生。
专机从俾斯麦海的空间枢纽飞向西新几内亚岛的东耶路撒冷港(原查亚普拉)只需要不到一小时。随着可变形的柔性机翼缓缓变换形态,这燃烧着氢燃料的专机从翼下伸出起落架,在机场上减慢速度直至完全停稳。
当天的国内新闻是如此报告的:“主席赶赴本次出国最后一站,对以色列国做正式友好访问。”
在朦朦细雨之间,东耶路撒冷的政要和当地使领馆的大使均到场迎接。红地毯被有些浪费地铺在了专机楼梯的延长线上,军乐队和仪仗队奏起国歌和正步,远处还有在此地留学的泛亚学子挥舞起紫底白字的泛亚旗帜……
“辛苦你了。韦大使。”简短的欢迎仪式之后,长老和另外一个比他年轻约十岁的中年人坐进了防弹轿车,“令尊逝世的追悼会我会出席的。”
这男人也说不出什么其他感谢的话语,便是了头,露出些感激的神色来——他的眼圈虽然不显泪后的红色,但整个的黑框依旧十分明显,再加上那表情就能看出来那是强忍着泪水以至于不涌出来。
所见此景,长老也就拍了拍他的肩作为安慰。“不用说什么感激的话,平复下心情吧。再说了,应该是我们感激他们这一代老人家才是。”
就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基本异界法】最新更新章节〖第二十章 总要有人看向过去〗地址https://wap.s288.org/37_37739/634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