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五回 合理不合情 亦对亦错(1/2)
选例题,理由有二:一是例题现成,权威,能够包罗整本书知识点,构成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其二,作为语文老师督促孩子学数学,迫不得已,有点取巧,例题有答题规范步骤,有标准答案呀!>
选错题,因为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任何改正都是进步,瞄准错题,能少做许多无用功,走的是捷径。>
接下来,征得孩子同意。拿出时间、精力,与孩子同步落实这个计划,去督促、鼓励、指导。>
特别注意两点:>
(1)出题过程要让孩子全程参与(清楚我们的目的。不怕泄题?孩子知道考什么,就会自觉去学什么,岂不更好!)>
(2)孩子反复出错,很正常,我们家长要戒骄(娇)戒躁,要有包容心,正确对待,耐心跟进,督促孩子再学习,再改正。>
方法简单、直接,不管你拿的是a本还是c本,都能操作!语文老师也能教数学。>
只是个例,不能包医百病。但道理是相通的,至少说明这么一个问题:我们做家长的,若是在孩子学习有困难的时候,只提要求,或是抱怨(甚至家暴),或是攀比,甚至判定、放弃,那对孩子来说,不仅于事无补,而且多数情况是事与愿违,伤口撒盐造成第二次(甚至是永久)伤害!>
此路不通,换个思路,会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没多久,学校初二年级组织家长会,请王浩抽空到场讲个话。王浩本打算以此为例,讲讲自己的心得。>
一进教室,有人打招呼:“王主任!”>
“什么王主任?好你个老同学,来学校了也不到我那儿报到!孩子在这个班?”王浩上前握住了这位家长的手,问好后两人一时僵住……>
站在王浩对面的是老同学赵二憨。>
年少时二人有过那么一次不愉快,早在学校时俩人就都放下了,发展成了好朋友。上高中、上大学,参加工作,二人少有交集。直到去年中招考试后,王浩从两个来看学生分数榜的家长口中,再次听到了赵二憨这个名字。>
“知道榜上的中考状元赵招娣是谁吗?”“俺村的。”>
“她大人是谁?闺女这么争气。”“赵二憨!”>
为此,赵二憨还专程到学校摆了谢师宴,王浩作为老同学被命令全程作陪,为老同学代酒代了个酩酊大醉。>
同学旧情刚续,又生出事了。>
还是去年,招生审查,有人举报一个叫赵纲吉的考生档案有假。新生档案把关归教务处管,王浩带队下了村。调查下来,举报情况属实。考生赵刚吉因计划生育的问题学籍档案有多处涂改,与报名表、户口本登记的情况不符。>
有家长举报,有情况调查,有招生政策规定,赵刚吉的录取通知书被抽出搁置了。>
比说书都巧,赵刚吉的亲生父亲是赵二憨。>
“怎么的,孩子户口的事儿迟了几天解决,错过了考试报名,现在不是已经理顺了吗?考也考了,分数也够了,最后不能上学了?没想到的是卡在你老同学这儿了!别给我扯什么招生规定!给个痛快话,让不让来?”二憨脸红脖子粗冲王浩发火。>
被堵在办公室,劈头盖脸遭顿满怨,王浩觉得冤:“这事——”>
不等王浩解释,二憨摔门出去,往校长办方向去了。>
“一点儿没变,还是那个急脾气!”第二天王浩找刘校长碰了个头,孩子最后被补录了。>
当时事情办得不利索,好长时间,王浩内心都在责怪自己不懂得变通。>
今天再次见面,王浩主动打破沉默:“刘老师,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三月二十一日】最新更新章节〖四十五回 合理不合情 亦对亦错〗地址https://wap.s288.org/394_39498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