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session_start(): Unable to clear session lock record in /home/www1/www1/1/4/www.s288.org2026/chapter.php on line 3

Warning: session_start(): Failed to read session data: memcached (path: 127.0.0.1:11211) in /home/www1/www1/1/4/www.s288.org2026/chapter.php on line 3
《青胜于篮》第一章 白粥捞粉!(2/3)_呆萌小苏著 - 爱尚小说网

第一章 白粥捞粉!(2/3)

与姚自己都没吃过。

比如水东芥菜,据说正宗的水东芥菜爽脆可口、质嫩无渣、鲜甜味美,但在特产地的油城人轻易也是吃不上的,因为它的生产量很小。

并非芥菜的品种问题,而是南橘北枳的水土问题。

油城也只有一个村子的特殊土地能种得出来,在油城人心目中,只有那里出产的才叫正宗水东芥菜,即便是隔几米远种的,都只能算作普通芥菜,大自然就是这么的神奇......

不过,若是让苏与姚在众多特产美食中选一个出来作为油城美食代表,以上的苏与姚都会直接忽略。

来油城旅游的话,以上的都可以错过,但绝对不能错过的,是油城地区哪都有的“白粥捞粉”,在苏与姚心目中,这才是最具代表性的油城味道,没有之一!

白粥捞粉,油城人民的标配早餐,一样简单到极致的草根美食。

白粥,就是普通的白粥。

非要有说和别处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米不一样,乡下农田种出来的米胶质含量比较低。

同时,做法也不太一样,油城人才不会为了一锅白粥耐心的来个细火慢熬,比如像羊城人那样把粥煮成米糊。

把米、水放入锅里,水煮沸米煮开就搞定,简单到极致。

所以细腻、粘稠、软滑与油城的白粥关系不大,但粥水分明的粗犷与清爽也是别具一格的。

粉,则是粤省人通常说的河粉。

都是以大米为原料,加水磨成浆,然后蒸熟成薄的方块状食品,薄、嫩、韧、软滑、幼条均匀、美味可口。

油城人叫它粉皮,与粤省其他地方的河粉区别还是在于米,比起羊城的河粉少了几分软糯,却更多一份清爽。

一口咬下,满口米香,口齿咀嚼间那种来便来去便去的爽快感也是独一无二的。

如果你吃三两羊城的河粉就会觉得腻,那你吃八两的油城粉皮不成问题。

而“捞粉”,则是用粉皮加香油、酱油拌匀,粤省人把“拌”称为“捞”,所以叫“捞粉”。

捞粉的灵魂是香油,即韭菜油。

用土榨花生油与韭菜、香料熬制而成,非常很讲究火候和成色。

好的韭菜油透明澄亮,明黄中透着淡绿,浓郁绵滑,气味芳香。

手磨的白嫩米粉蒸熟切条,淋上浓香的自制韭菜油和酱油,再拍上几粒生蒜头,配上葱花和芝麻,更加提味。

上桌后用筷子拌匀就可以吃了,如果还缺什么,那可能就是些许的仪式感了,生活是需要仪式感的。

“捞起捞起,风生水起!”

苏与姚神神叨叨的拌着粉皮,阿花笑成了一朵花。

这就是吃捞粉的仪式了。

白粥捞粉是平凡且廉价的,在物价飞涨的今天,一大碗热乎乎的白粥外加一小碟咸菜,两块钱,一碟捞粉三块钱,吃个肚皮滚圆也不过五块,真不知道还能去哪找。

也因此为廉价,很多时候“白粥捞粉”都被人们用来自嘲囊中羞涩的调侃之语。

“老板,最近胖了哦,天天鲍参翅肚吧?”

“鲍参翅肚?我倒是想啊,最近不景气,天天白粥捞粉啊。”

大概就是这么个节奏。

以前过苦日子的时候,吃着最便宜最草根的白粥捞粉,憧憬着可以“捞起捞起,风生水起”,这是油城老百姓们一个质朴到可爱的心愿。

当生活好起来后,白粥捞粉早已经成了一代又一代油城人的情怀。

即便是真的“捞起”了,享尽荣华富贵,尝遍世间美味,在油城人心里最难忘怀的,依旧还是油城老街上简陋早餐的飘出来的香油味。

对于油城人来说,生活就像这一碗平凡的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青胜于篮】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章 白粥捞粉!〗地址https://wap.s288.org/395_395606/17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