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计划经济真的那么僵化吗?(2/3)

,反而闷声发财,利用工业能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石油财团发财,而石油价格的上升导致的全球百姓不满都可以转嫁到欧佩克组织身上。

如果石油价格跌,美国的工业也一样可以获利,因为这样子可以降低成本。

再加上强大的金融能力进行资金的调配,可以方便灵活的根据实际情况在能源生产和工业生产之间调配资金。

无论石油涨跌怎么玩,美国都能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实在是闷声发大财的典范啊。

美国表面张扬,在实际利益面前该低调还是很低调的!

反观沙特,单纯依靠卖石油的富国,石油战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典范,只要足够强,谁都可以在他身上割几刀。

而沙特一般情况下也不得不大面积的撒钱广结善缘。

再来回苏联解体后的俄国,光靠能源国家是好过了一段时间,可紧接着的就是西方强国宁愿忍受更高的能源价格也要想办法整你俄国。

如果俄国足够强,那些资源完全可以自产自销的,甚至可以抱着爱买买不买拉倒我减产的态度,根本就不必如此的在意。

这就是单纯卖资源没有强大工业实力的下场。

我敢肯定的俄国放弃了计划经济,国家和民族的崛起注定遥遥无期,不但如此还要背负着大国雄心的历史包袱,会很迷茫很累。

王德荣点了点头道:“能为什么认为俄国崛起遥遥无期吗?”

吴凡笑着道:“主要是俄国的地理位置和人口数量决定的。”

俄国处于北部寒带,光看地图给人的感觉就是冷,实际上也真的是冷。

在那个地区,同样的农产品生产是需要多得多的能源投入,人力投入,和时间投入。

白了成本比其他地区要高。

再俄国的工业。

苏联的解体大家都认为是计划经济体制僵化导致的,其他先不,没有多少人考虑为什么苏联当年搞出了计划经济,为什么非要用行政的力量扭曲工业品的价格,弊端大家都看到了,却为什么不改变?

我起初一直认为这是体制僵化的根本原因和体现,后来我发觉我错了,错的离谱。

苏联正是用计划经济扭曲了工业品和农产品的价格才有了后来的工业成就,而不是因为苏联的计划经济导致后来苏联的解体。

俄国那个地方资源是丰富,可那些地方也大多数是严寒之地!

人在那里生存需要消耗更多的粮食,更多的资源用来取暖,同时需要更高的工资吸引劳动力去那里工作进行工业生产。

设想一下,如果是市场经济的话,怎么发展工业,?

多少人愿意去那些地方工作?

按市场经济的原则你生产的工业品成本那么高你卖给谁?

只有计划经济,也唯有计划经济能够用行政的力量扭曲这一切,用国家力量将人直接安排到苦寒之地进行工业建设和工业生产。

生产出来的产品可以国家统一调配到其他地方消耗掉,就效率而言其实反而是最高的。

如果用市场经济方法的话,用补贴的方法,你每年的财政负担将是一笔天数字,想都不敢想。

而用计划经济的话,机器,国家统一调配。

人力资源,国家统一调配安排人过去。

没有配套的基础设施,国家计划安排建设好。

生产出来的工业品,国家统一调配安排销售出去。

不计成本,看起来是低效,可却支撑了工业建设,支撑了就业。

这一切,在苏联解体的那一刻全部崩溃了,大量人口撤离了酷寒之地,工厂废弃,生产出来的东西也销售不出去,一切都完了,工业能力大倒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神秘空间】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九十七章 计划经济真的那么僵化吗?〗地址https://wap.s288.org/87_87969/198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