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吴凡的档案资料(1/3)
不信看看改开后农村的真实面貌就清楚了,农民大批外出打工,土地没撂荒可大部分农民不种地了,用尽一切方法还是向着工业化的目标迈进。
无可否认大家都富了,有一批人甚至翻身,可看看那大多数吧,好了吗?
那些在工地上,工厂里,建筑工地里的工人都好了。
可这个过程中农民这个阶层相当于正在被进行安乐死,整体正在消亡。
我的态度其实很复杂,有些事无可避免,有些痛必须承受,没有免费的好处,一切都有代价,要么你这一代人人承担,要嘛转移给下一代人承担。
可我不得不承认,这条路他们走成功了!
我那个时空真正意义上的农民在快速的减少,很多只能是家在农村的工人。
留不住的城市……
没技能没学历不够灵活没运气,绝大多数只能在城市的底层,体验着城市底层生活的艰难,生活在城市却感觉不到自己属于这个城市的一部分。
回不去的农村……
除了过年过节,回去干嘛?你种过地吗?会种地吗?甘心种地吗?
你只不过是住在农村的人,连农活都不会干或不愿意干,有什么资格称自己是农民?
顶破天自己没忘本,自称是农民的孩子。
而那些承包大片土地进行机械耕种企业化经营的公司,在那些公司工作的人,哪怕下地干活,这些人他是传统上那种农民恐怕连他自己都不信,这种生产模式才是党一直在追求的最终目标!
党的思想和理论注定了他宁愿面对失业问题,也不愿意让这些失业的人再跑回农村变成传统意义上的农民。
消灭敌人,并不是只有**消灭这一种方法,不是吗?
萧谷兰道:“我从来没有从这个角度看过这个问题,不过事后来看,党为了工业化真的费尽心机,用贬义词来形容的话,丧心病狂都不为过。”
吴凡笑着道:“完全同意,其实可以参考另一个国家苏联的。”
苏联的集体农庄导致的后果是下地不认真种地,浪费巨大,导致粮食收成很差,不但如此,还有巨大的浪费,苏联的那些集体农庄居然拿白面包来喂牛,这种事就苏联时期的集体农庄干的出来。
可即便如此,苏联还是不愿意把农田给分下去采取收税的方式来征收粮食。
苏联不是不知道问题出在哪,而是宁愿忍受这些也要将这些农民转化为工人,无法容忍这些又倒退回去当农民。
在党的眼里,每多一个工人,就多一份力量,同时对社会的控制和统治就更强一分。
事实也的确如此,不是吗?
王德荣笑着道:“是啊,不过苏联建国条件太过仓促,内外条件都极为紧张,更加没有任何的经验可以借鉴,结果导致第一个打造出来的社会主义制度四处漏风,隐患重重,最后整个坍塌了。”
吴凡点头道:“是的,的确如此,历史已经证明了任何制度都是需要经过不断修补和完善的,不可能一天就建成。”
萧谷兰笑着道:“到苏联的崩溃,你是从制度上的不完善导致**官僚化,这些问题传导到计划经济体系上,那你怎么看苏联的化思想建设?成就可以是巨大的,可是在和西方的软实力竞争中怎么就那么的脆弱?真的仅仅只是没钱吗?”
吴凡笑着道:“不是钱的问题,中国的事实证明真的不是钱的问题。”
西方化产业是私人所有的,彼此之间就竞争很激烈,可是在对苏联的宣传上保持高度一致,性,因为政府高层和那些媒体的私人老板是保持联络和互动彼此协调的。
真的对国家不利动摇根基的言论根本就不用政府出面,媒体老板直接动手干预根本就无法发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神秘空间】最新更新章节〖第二百零三章 吴凡的档案资料〗地址https://wap.s288.org/87_87969/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