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工商开始影响农业(1/3)
洪武二十二年,朱元璋正在书房看着来自山西的奏章,洋洋洒洒写了一大堆,归结起来就是,山西人口大量外流务工,挖煤,运煤,运煤铺设的铁轨占用了很多良田,很多乡绅抱怨雇不到足够的佃户,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
朱元璋将奏章放到一边,脑子里却是在想着目前大明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
将人口禁锢在土地上,逼迫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种,实际上就是劳动力的贱卖。国家不喜欢商人,因为他会促进人口流动,信息交流,让农民发现原来种地并不是唯一的出路的话,那么农民就不会安心的耕地。
人口流动其实还在其次,更主要的是信息思想的交流。
商人的贩卖货品促进的商品交换,互换有无,商品总共还是那么多商品,商人赚的是利差。而思想的交流是你有一个思想和想法,我有一个思想和想法,咱们交流一下,那么两个人就都有了两个思想和想法,而两个思想和想法再一经过思考就可以产生两种以上的更多的思想和想法,想法多的人,几个人肯安安心心种地受那份罪呢?
工业品大量涌入大明的各个角落,尤其是化肥的产生,将彻底打破自给自足的农经济。
想要更好的收成你必须买化肥,买化肥就必须用农业产品去换取工业产品,这简单的一来一去,将以前农村那种部分口粮,部分储备,部分缴税的形式给打破。
组织生产的形式变了,松江府附近的农村,现在已经出现了大规模的土地兼并,农庄出现了。
乡绅转化为更大的地主,大量使用耕牛和雇工进行产业化生产,大量使用化肥。
不要看这一转变,乡绅正在转化为农业资本家,新的生产方式不需要那么多佃户,佃户进入工厂转化为工人,工人的收入普遍高于佃户,且有更多的人身自由和选择,组织生产的方式变了,跟不上脚步的旧生产方式的乡绅地主将在农产品竞争中失去土地沦为工人。
因为工业品已经渗入到你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前乡绅在自己的地方上收地租,粮食收上来后,除了交税基本上就储备起来,不需要跟外界产生商品交换。
粮食自己有,想吃肉,自己养的鸡鸭猪,布匹自己养蚕自己织布,教书学习有族里办的族学,用的椅子桌子什么的,佃户里也有好手,一声就给你做好了送上来,个人与个人之间总是有交换产品的需求。
但村与村之间,地主与地主之间则完全可以不产生任何商品交易往来。
朱元璋心中暗自吃惊,尽管当时和吴凡制定计划时,朱元璋认为顽固不化的直接杀了,吴凡赶紧:“没必要,名声不好,杀戮太重,直接用工业品碾压过去,现实将分分钟教会他们什么是工业社会,什么叫有钱才是硬道理。”
现在进入了吴凡的,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商品交换活跃,乘着大明人口还没有发生大规模增长,以及高产量的农业品玉米,土豆的引进,扶持农庄这种农业组织生产方式,尽力的压底农产品的价格,打破农自给自足的经济循环。
佃户为了更高收入进入工厂成为工人,旧地主却无力提高佃户待遇留住佃户,如此循环下去,旧的生产方式终将消失。
一切都成了可以用金钱衡量的商品了,哪个地方的出的价格高人力就往哪里流动,哪个地方的利润丰厚,资金就往哪里流动,这一切传统的儒生是无法用传统的道德来绑架的。
朱标此时走了进来,脸色有些憔悴,朱元璋看着朱标的脸色叮嘱道:“注意休息,每个人的体质和精力不一样的,累了该休息要注意休息。”
朱标苦笑道:“《东宫日报》各方面已经成熟,现在保持不亏不盈。”
朱元璋听后点点头道:“你我父子所要做之事前无古人,一代人完成不了,更要防止人亡政息,否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神秘空间】最新更新章节〖第六章 工商开始影响农业〗地址https://wap.s288.org/87_879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