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旗虎难下(1/2)

( z) 商臣带着潘崇来到质子府时,厨子正捧了鹿皮往质子们的居住地跑。得知质子们吃了鹿肉,商臣没觉得是什么大事,挥手便让厨子继续忙。 楚国不光地厚,河流也多,年景再不好,颗粒无收的楚人也能通过上山下河找到食物。自建国以来,历任楚王就任由臣民自行狩猎,猎到什么时候便吃什么,从不以礼数约束楚人的口食,子方能食牛这条规则在楚地不算严律,这是楚国被中原诸国视为“南蛮”的原因之一。楚人食得,质子自然也食得,商臣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商臣觉得不叫事,潘崇可不这样想。叫住了厨子,潘崇对商臣建议:“大王何不去看看?” 会来质子府,是因为追凤“定有收获”。虽不愿为难几个异乡的公子公孙,商臣倒是不介意看看勤麇为什么大发雷霆。吩咐士兵到门口等待子旅,商臣拔腿便往勤麇的方向去,刚瞧见院门时,勤麇的声音便传入了耳中。 “个个都是中原国的公子公孙,做出这种事让我何颜为师?让大王如何向你们的君父交待?”勤麇拍着胸膛无比痛心的哀嚎:“自齐桓公起诸侯无不尊王,中原国家犹甚!用了子仪制,必受晋国追讨。你们这般作为是要让母邦被晋国问罪吗?” 勤麇这副“错在你身痛在我心”的模样,让商臣不由轻笑了一声。扬手叫捧了鹿皮的厨子上前去助阵,他自己则悠闲的找了地方坐下。见子旅在几个鸣士兵的带领下正慢慢走来,身边的乐伯还在他耳边着什么,商臣的心情更好了。 “追凤巫师这趟必有收获,看来便是食鹿一事了。”站在商臣身边潘崇低声道:“不知乐伯那孩子会教太子什么。” “原本还怕乐伯教坏了我儿,现在倒是不担心了。”商臣挑了挑眉,戏谑着低声道:“师傅曾只有正直无狡诈难成伟王,那乐伯可够狡诈?” 潘崇也笑了,与商臣一样充满期待的看着子旅,低声道:“看看他教子旅怎么吧。” 子旅刚站定,便满脸担忧的问勤麇:“哥哥们惹师傅不高兴了?看在他们离了母邦的份上,请师傅放过他们吧。” 勤麇面朝院门而站,在子旅话前便见到正向院里走来的一众大夫。他们的衣着带着不同地方的特色,勤麇即使没见过他国使臣,也能通过衣着知道他们并非是楚人。 不是楚国大夫,便是中原诸国的大夫,背后以“南蛮”称楚国的人。 勤麇决定一点面子也不给眼前的太子,双手背在身后冷哼:“他们食了子之物!此等大事岂能由我放过就放过,便是大王也不能轻意放了。放了,便是对周子不敬。” 子旅转头看了看质子们,又看了看身边的乐伯,这才想起该什么。他抓着勤麇的衣角问:“那,那他们会怎么样?” 不光是哑口无言的质子们,就连正在走来的众大夫们也支起耳朵来留意勤麇的话。 “怎么样?这得问周子。他们即吃了子享用的珍肉,如何定罪当然要请子示下。大王,您看请谁写了信送去洛邑?又或是写去给晋国?” 晋文公称霸后,周子便给了晋国代管诸侯的名号。晋文公虽死,晋国却依然是霸主国,去信给周子无人惧怕,去信给晋国,所有的质子都慌了神。 曾经的霸主已逝,他的国家却依然有霸主的实力。质子们的母国就算现在不臣服于晋,曾经也是晋国的附庸国。更何况,春秋时期的霸主无一不打着“尊王”的旗号,得知有人逾越了子,再不济也会发个信简质问,众质子岂能不慌神吗? 让国邦被晋国质问,还能做低伏做应付过去,被他国笑话成南蛮就是大的耻辱了。“南蛮”向来是中原诸国用来拒绝臣服楚国的理由,也是楚国不敢轻意并吞国的原因。一个正统国被打,可以向其他诸侯国和霸主国晋国求援,让楚国在道德和战争都有所顾忌。若是自己也做了蛮夷之事,便会被踢出中原正统的圈子,再也别想有支援。在大国之间夹缝中生存,没了大国的支援就只有灭国这一条路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楚谣】最新更新章节〖45、旗虎难下〗地址https://wap.s288.org/376_376786/45.html